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3-31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批捕由人民检察院作出,那么在获得批捕后,应前往人民检察院办理取保候审。
需要注意的是,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取保候审的条件才能获得取保批准。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87条和第88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决定进行取保候审时,应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所居住地的派出所进行执行。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进行取保候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办理方式:
具体执行的派出所应履行以下职责:
在取保候审执行过程中,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相关规定,应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包括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并根据具体情况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新的保证人或变更强制措施。对于没收保证金的情况,经审核后,应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并签发《没收保证金决定书》;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应在7日内向被取保候审人宣读,责令其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盖章;对于被取保候审人逃跑的情况,应向其家属、法定代理人等宣布并要求其签字或盖章,对拒绝签字盖章的情况,在没收决定书上予以注明。
对于被取保候审人对没收保证金的决定不满,可以在5日内要求上级公安机关复核。经过规定期限后,公安机关应及时通知指定的银行将没收保证金上缴国库。对于保证人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决定对其罚款。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应及时将没收保证金、罚款的决定和执行情况通知原决定机关。对于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被取保候审人,在解除取保候审时,应退还保证金,并要求其在《退还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