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3-11
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审查罪犯的遗书和遗言笔录。如果遗书和遗言笔录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应当将其交给家属,并复制附卷备查。如果遗书和遗言笔录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应当抄送给有关机关。
执行死刑后,应当通知罪犯的家属在规定的期限内领取罪犯的骨灰。如果没有火化条件或者因民族、宗教等原因不宜火化,应当通知家属领取尸体。如果家属过期未领取,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并要求有关单位提供处理情况的说明。对于罪犯骨灰或者尸体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对于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应当按照相关规定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遵守通知的程序和时限。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给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内执行。这一法定期限必须严格遵守,不得借故延期执行。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如果发现以下情形之一,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 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 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 罪犯正在怀孕的。
在停止执行的情况下,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用书面形式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院长签发停止执行死刑的命令。经过审查核实,如果认为原判决是正确的,必须报请核准的人民法院再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才能执行。如果查明罪犯确实是正在怀孕的妇女,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人民法院应当在交付执行死刑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担负现场监督职责的检察人员如果发现违法情况,应当立即纠正。在执行死刑时,由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负责指挥执行。如果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死刑,应当交付司法警察执行;如果没有条件执行死刑,可交由公安机关的武装警察执行。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处决罪犯的布告应当在适当范围内、适当地点张贴,以便人民群众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