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2-03-07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凭听说对方与法官关系好的传闻,无法提供确切证据。因此,无法申请法官回避。但是,如果法官与案件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有密切关系,并且存在利害关系,法官应当自行回避。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一)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 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当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由审判委员决定是否回避。而对于其他审判人员的回避决定,则由院长决定。
根据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如果申请人对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一次复议。在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仍会继续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我国三大诉讼法中都规定了法官回避制度。决定法官回避的人员,当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