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2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有权提出回避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涉案的检察官和法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等待上级领导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然而,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侦查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要求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回避时,审判长应宣布休庭,并将回避要求提交给被告法院院长。最终是否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
如果法院院长本人担任审判长,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要求院长回避,院长应宣布休庭。此时,院长将回避要求转告副院长,由副院长召集审判委员会进行表决,决定院长是否应回避。在这个过程中,院长本人不得参加会议。
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要求公诉人回避时,审判长应宣布休庭,并通知法院,由检察长决定公诉人是否回避。
如果检察长本人担任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要求检察长回避,审判长应宣布休庭。然后,检察院将召开检察委员会进行表决,决定检察长是否应回避。
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要求侦查人员回避时,是否回避由公安局长决定。
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要求公安局长回避时,公安局长应向同级检察院报告,并由检察委员会进行表决,决定公安局长是否应回避。
如果回避要求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作出回避决定。一旦回避决定作出,回避的机关应换人参与该案的侦查、起诉和审判。
如果回避要求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作出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
对于驳回决定不服的申请人,有权申请复议一次。在复议期间,诉讼程序将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