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核材料犯罪既遂的法律后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法律知识

走私核材料犯罪既遂的法律后果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03-21

 
210781
触犯走私核材料罪的法律后果如下:走私核材料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关于走私核材料犯罪既遂的后果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走私核材料犯罪既遂的法律后果

一、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于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伪造的货币的犯罪行为,根据情节的不同,判处不同的刑罚:

1.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2.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情节一般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单位犯本罪的,法院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犯罪构成要件

1. 走私核材料罪的客体是对外贸易管制秩序。

(1) 核材料属于违禁品,国家禁止这些物品自由流通,其性质不同于可合法流通的一般商品。因此,走私核材料侵犯的是特殊的对外贸易管制秩序。

(2) 核材料比武器、弹药具有更巨大的危害性和潜在危险性,往往被国际恐怖组织重金购买。因此,走私核材料带来的利益更加巨大,使得走私分子不惜冒险从事此种活动。

(3) 走私核材料的性质更为严重,对国家对外贸易管制的侵犯性更大,因此法律将这些走私活动作为走私犯罪的首要打击对象。

2. 走私核材料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以伪装、藏匿、冒充、欺骗或其他方式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核材料的行为。

(1) 核材料是指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的各种材料和核燃料。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所放出的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有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力量是毁灭性的,其制造过程也极为复杂和特殊,尤其需要专门设施和材料。

(2) 核燃料是能大量释放原子能以供动力利用的物质,它是核武器产生巨大爆炸力的基础。核燃料一般是指铀235、钚239等容易发生裂变的同位素。不到50公斤的铀所释放出的能量基本相当于2万吨化学炸药。

(3) 核燃料的特殊性使其成为走私核材料犯罪的主要对象。走私核材料的行为本身即被视为情节严重,原则上应以犯罪论处,对所走私物品的数量没有要求。然而,如果数量很小且综合全案看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可以不认定为犯罪。

三、犯罪主体

走私核材料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单位以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方面

走私核材料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在实践中,犯罪分子往往具有营利的目的,但法律并未要求本罪必须具有牟利或其他目的,因此无论以何种目的进行核材料的走私,都可以构成本罪。

延伸阅读
  1. 公司非法集资行为的刑事责任
  2. 单处罚金是否开除公职吗
  3. 刑事犯罪行为的状态及其法律后果
  4.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自诉适用情况
  5. 支付宝洗钱收到钱不发出去犯法吗

犯罪热门知识

  1.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2.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3.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4.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5. 从犯和共犯的判刑一样的是对的吗
  6. 掩饰隐瞒犯罪从犯怎么判
  7.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