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2-02-25
对于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进行征收拆迁时,征收补偿的方式是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来确定的。
征收补偿方案包括以下内容: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安置对象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征收补偿方式的确定应当依法进行。
在征地报批之前,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以《征地告知书》的形式将拟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信息告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应被告知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征地告知书》应在拟征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进行张贴。
在征地告知之后,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调查核实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的权属、种类和数量等,并填写《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应对调查结果进行确认。
如果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提出书面听证申请,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规定组织听证。
根据批准权限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的用地位置,将用地分为城市批次用地、村镇批次用地或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等形式进行报批。
报批材料根据批准权限进行审查,批准权限根据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的位置来确定。
用地经批准后,应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只有在税费缴清后,才能领取用地批文。
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应在收到批准文件后的10日内,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进行公告。对于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况,应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被征地农民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制订之前有权申请听证。如果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听证申请,应组织听证。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该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并落实需要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