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02-23
被假释的人应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他们必须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并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如果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必须经过监督机关的批准。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对犯罪时未成年的罪犯的减刑和假释,可以参照成年罪犯的规定适度放宽。符合刑法规定的罪犯可以获得假释。
对老年和身体有残疾(不含自伤自残)罪犯的减刑和假释,应主要考虑其悔罪表现。除刑法规定不适用假释的犯罪外,有悔罪表现、丧失作案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并且假释后有着落的老残犯,可以依法获得假释。
当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符合刑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获得假释。
获得假释的罪犯一般不得再减刑,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
罪犯减刑后再获得假释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年。对于一次减二年或者三年有期徒刑后又适用假释的罪犯,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进行减刑和假释时,起始时间应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