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2-02-07
1、公安机关对于寻衅滋事治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如果情节较轻,公安机关可以通过调解处理。经过公安机关的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不会受到处罚。
2、调解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寻衅滋事罪主要侵犯的是社会秩序,包括人员集中、人们活动频繁的公共场所,以及人员分散、人们活动不多和不经常活动的地方,如小街、荒郊等。这些地方是人们从事生产、工作、休息等活动的场所,属于公共场所。
a)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随意殴打他人是指出于耍威风、取乐等不健康动机,无故、无理殴打他人。情节恶劣是指随意殴打他人手段残忍,多次随意殴打他人导致被殴打人自杀等严重后果。
b)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是指以蛮不讲理的流氓手段,强行索要市场、商店的商品以及他人的财物,或者随心所欲损坏、毁灭、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是指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的公私财物数量大,造成恶劣影响,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以及公私财物受到严重损失等。
c)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是指出于取乐、寻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动机,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行为人可以是单个人实施,也可以是以结伙聚众形式出现。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危害,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行为人犯罪的动机可以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