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是什么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1-24

 
206424
据《民法典》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所以,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是侮辱和诽谤两种,还包括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评论严重不当等。关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是什么

1、侵犯名誉权行为如下:

(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①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②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③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①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②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报道存在一些差错也在所难免,故新闻报道中出现一般性的失实,可不作侵害名誉权处理。只有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失实并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4)评论严重不当

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评论严重不当,且致他人名誉受损时,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基于言论自由的理念,对评论予以苛责也不合适。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遣词造句不确切,且无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时,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二、名誉侵权纠纷承担的责任

1、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既可书面也可口头进行,但内容须事先经法院审查确认;

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3、经济和精神损害赔偿,由当事人调解或法院判决;

4、不执行判决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法院可将判决内容公告、登报,并可按拒不执行裁判论处,那强制执行的责任就更大了。

延伸阅读
  1. 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方式
  2. 名誉侵权的处罚标准
  3. 侵犯个人名誉权的赔偿方式
  4. 泄露隐私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5.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2.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3. 名誉侵权的法律后果
  4.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5. 微信二维码转账的钱能追回吗
  6. 微信上被骗了钱怎么办?还可以追回吗?
  7. 根据规定干洗店把衣服洗坏了怎么赔偿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