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发生打架责任归属如何划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发生打架责任归属如何划分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2-01-11

 
205128
??未成年人在学校打架的,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学校是否承担责任要看它有没尽到监护管理的职责。关于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发生打架责任归属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发生打架责任归属是什么

1. 未成年人的侵权责任

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在学校发生打架行为时,其监护人应承担侵权责任。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则取决于学校是否履行了监护管理的职责。

2. 学校的责任承担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学校应当承担责任。除非学校能够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否则不承担责任。

3.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职责,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对于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应从其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如果赔偿费用不足,由监护人进行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受托人存在过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定义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无法独立行使民事法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具体来说,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同样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则适用前述规定。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定义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无法完全行使民事法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具体来说,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进行与他们的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则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或者在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进行与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同样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或者在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法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婚内出轨怀孕,孩子怎么判给哪方
  2. 发生关系前,男生承诺结婚,发生关系后又不结婚了,犯法吗
  3. 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
  4. 未成年无口供可以逮捕吗
  5. 未成年网络暴力判刑标准

侵权责任主体热门知识

  1. 人服毒死在宾馆了要赔钱吗
  2. 电梯事故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3. 对于安全事故责任由谁来认定
  4. 商标授权的关键原则
  5. 人身损害赔偿的法条
  6. 侵权伤害怎么赔偿标准
  7. 侵权财产赔偿多少钱
侵权责任主体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