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1-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对于实施绑架行为致人死亡的犯罪行为,一般被判处死刑。而对于绑架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犯罪嫌疑人实施绑架行为,但未造成被绑架人死亡的,一般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犯罪嫌疑人实施绑架行为,但未造成被绑架人死亡的,且情节较轻的,一般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罪嫌疑人杀害被绑架人,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使其重伤、死亡的,一般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对于绑架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判断,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中尚存在不一致的认识,包括不法要求实现说、控制人质说、提出不法要求说等不同观点。
(1)行为人实施了绑架行为并提出不法要求后,第三人满足了行为人的不法要求。
(2)行为人实施了绑架行为并提出不法要求,但第三人没有产生恐惧心理或对被绑架者漠不关心,或没有按照行为人的意志行动,导致行为人的不法要求未能实现。
(1)在着手实施绑架行为时,由于被害人的反抗或他人的救助等原因,导致绑架未能成功,行为人未能实际控制被害人。
(2)行为人已经劫持了被绑架人,但由于意外原因未能及时实施提出不法要求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绑架罪的中止发生在提出不法要求行为之前,都可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