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合同欺诈应该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法律知识

车位合同欺诈应该怎么办

点击数:45 更新时间:2021-12-27

 
203524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购买车位,签订买卖合同后,遭受欺诈的,受欺诈一方可以向仲裁机构或者法院申请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无效;如果构成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关于车位合同欺诈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车位合同欺诈应该怎么办

1、购买车位,签订买卖合同后,遭受欺诈的,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

(1)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无效,可以要求对方当事人返还款项,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如果构成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对方当事人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二、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有哪些

(一)隐蔽性。合同欺诈行为人的欺诈行为,相对于如标的、价格、标准、功能、合同主体等合同的主要信息,行为人是清楚的,在明;合同相对人则是不清楚的,在暗。真实信息的隐蔽性,造成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平等:欺诈行为人处于优势、强势,合同相对人处于劣势、弱势,直到欺诈行为败露。这种对信息掌握的不平等导致的地位不平等,并不是因为相对人认识能力的局限,而是因为行为人的扼意而为。

(二)干忧性。合同欺诈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把要约或承诺的错误条件反映到相对人大脑中,使相对人在规避合同风险和实现预期利益的决策中作出与自己本来意愿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决策-错误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的“意思自治”由于行为人的干扰而成为“意思他治”。

(三)破坏性。①破坏了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由于其隐蔽性,使合同欺诈行为人处于优势、强势,使相对人处于劣势、弱势。②破坏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任何当事人从事交易活动,都要遵循等价交易法则,不得尔虞我诈,强取豪夺”;③破坏了交易的自愿性。“通过欺诈等方式使对方作出与其真实意思不相符合的意思表示”;④破坏了社会信用。欺诈行为败露后,人们对“真正交易的精神事件”将时时处于怀疑、恐惧之中。

(四)非法性。“欺诈行为都危害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法律上属于应受禁止的非法行为。”

延伸阅读
  1. 商品房贷款担保费怎么退
  2.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
  3. 合同欺诈的定义与分类
  4. 合同欺诈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5. 公司未交社保签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霸王条款是否构成合同欺诈
  2. 合同欺诈是否可以索要赔偿
  3.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4. 合同欺诈行为的民事责任
  5.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6. 昌邑法院审结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
  7. 了解车辆保险赔偿中的绝对免赔率的重要性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