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涉及诈骗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股权转让法律知识

股权转让涉及诈骗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2-01-06

 
203328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就会构成诈骗罪。股权转让涉及到诈骗的,如果数额达到较大,3000以上的,就会构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股权转让涉及诈骗要不要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股权转让涉及诈骗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1. 诈骗数额和情节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在进行股权转让时,若涉及诈骗行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需根据涉案诈骗数额和情节来确定。

2. 诈骗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可构成诈骗罪

若涉案诈骗数额较大或存在严重情节,可依据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3.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其他法律有规定,则依照相关规定执行。

公司章程对股东股权转让是否具有限制性

1. 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可合理限制股权转让

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可以合理限制股权转让。

2. 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

根据公司自治和股东自治精神,《公司法》允许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章程为了维持和强化股东之间的合作性,合理限制股权转让。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时,按照其规定执行。这一点也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有所体现,公司章程可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3. 有限公司可以限制股权转让

因此,有限公司是可以限制股权转让的。

4. 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须符合特殊条件

然而,公司章程并非法律法规,因此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限制必须符合特殊条件,即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否则该限制条款无效。

5. 公司法规定的股权转让权利

例如,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若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股东不得转让公司股权,则违反了法律强制性条款,该规定无效,公司股东可依法转让公司股权。

6. 股份有限公司的限制性规定

此外,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同,其股份(股权)流通性较强。原则上,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不得做出限制性规定。然而,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可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同样,这些限制性规定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否则规定无效。

延伸阅读
  1.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约定
  2. 增资扩股协议
  3. 股权转让协议
  4.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必备条款
  5.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内部转让有哪些程序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2. 股权转让协议
  3. 股权转让未支付款项的诉讼时效
  4. 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5.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6. 有限公司的债务与个人的关系
  7. 股权转让协议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股份有限公司转让股权
  2.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
  3.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范本
  4.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