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涉及诈骗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股权转让法律知识

股权转让涉及诈骗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2-01-06

 
203328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就会构成诈骗罪。股权转让涉及到诈骗的,如果数额达到较大,3000以上的,就会构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股权转让涉及诈骗要不要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股权转让涉及诈骗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1. 诈骗数额和情节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在进行股权转让时,若涉及诈骗行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需根据涉案诈骗数额和情节来确定。

2. 诈骗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可构成诈骗罪

若涉案诈骗数额较大或存在严重情节,可依据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3.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其他法律有规定,则依照相关规定执行。

公司章程对股东股权转让是否具有限制性

1. 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可合理限制股权转让

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可以合理限制股权转让。

2. 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

根据公司自治和股东自治精神,《公司法》允许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章程为了维持和强化股东之间的合作性,合理限制股权转让。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时,按照其规定执行。这一点也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有所体现,公司章程可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3. 有限公司可以限制股权转让

因此,有限公司是可以限制股权转让的。

4. 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须符合特殊条件

然而,公司章程并非法律法规,因此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限制必须符合特殊条件,即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否则该限制条款无效。

5. 公司法规定的股权转让权利

例如,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若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股东不得转让公司股权,则违反了法律强制性条款,该规定无效,公司股东可依法转让公司股权。

6. 股份有限公司的限制性规定

此外,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同,其股份(股权)流通性较强。原则上,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不得做出限制性规定。然而,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可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同样,这些限制性规定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否则规定无效。

延伸阅读
  1.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约定
  2. 增资扩股协议
  3. 股权转让协议
  4.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必备条款
  5.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内部转让有哪些程序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
  2.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及所需文件
  3. 股权转让协议
  4. 公司隐名股东协议
  5. 发行股份溢价价款的归属
  6. 新三板转制中的税收状况汇总
  7. 诈骗股权如何认定金额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股份有限公司转让股权
  2.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
  3.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范本
  4.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