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1-12-26
赠与合同的撤销权可以约定,但是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赠与合同的撤销权只能在赠与合同履行完毕之前行使,也就是在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时间根据财产的性质而有所不同,动产在交付时即转移所有权,而不动产或者其他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大价值动产(如船舶、车辆等)只有在完成登记手续后才会发生财产权利的转移。
一旦动产交付或者不动产完成登记手续后,赠与财产的权利就归受赠人享有,赠与合同也就履行完毕了。此时,赠与人和受赠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立即消灭,赠与人不能再行撤销。
特殊情况下,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上述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该规定。
一旦不动产赠与合同被撤销,受赠人需要将不动产返还给赠与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如果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进行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如果各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法律另有规定,按照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五条,撤销权人可以向受赠人请求返还赠与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