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不安抗辩权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保全 > 不安抗辩权法律知识

民法典的不安抗辩权是什么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1-10-19

 
200418
签订的合同依法成立后,当事人要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而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享有抗辩权的,抗辩权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等,那么民法典的不安抗辩权是怎样的?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民法典的不安抗辩权是什么

不安抗辩权是指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等情形时,中止履行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条 【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二十八条 【行使不安抗辩权】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二、不安抗辩权的效力

根据后履行方在合理期限内是否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可将不安抗辩权的效力划分为两个层次:

1、第一次效力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但应通知对方,并给对方一合理期限,使其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适当的担保。中止履行既是行使权利的行为,又是合法的行为,当先履行方于履行期满不履行债务或迟延履行,并不构成违约。中止履行乃暂停履行或延期履行之含义,因此它不同于解除合同,其目的不在于使既有合同关系消灭,而是维持合同关系。如果先履行方解除合同,则其行为构成违约,后履行方可要求其承担债务责任。先履行方中止履行,应当通知后履行方,通知方式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均可。

(2)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未提供担保且未恢复履行能力而要求对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绝。

(3)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先履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后,先履行方不获对待给付的危险消失,因此应当恢复履行合同。此时,充分体现了不安抗辩权的一时抗辩权的性质。

2、第二次效力

如果合理期限届满,后履行方未提供适当担保且未恢复履行能力,则发生第二次效力,即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

延伸阅读
  1. 提前终止权是否构成不安抗辩权?
  2. 担保人履行部分能不能追偿
  3. 能否强制转让执行期债务
  4. 民法典合同中一般保证责任范围包括哪些
  5. 权利人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义务是什么

债的保全热门知识

  1.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
  2. 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
  3.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4. 不安抗辩权: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5.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
  6. 债务人财产无法满足保全请求的含义
  7. 民法典规定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之后能否追偿?
债的保全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