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男子竟然这样做,幸亏被警察发现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法律知识

发生交通事故后,男子竟然这样做,幸亏被警察发现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1-10-21

 
196899
2017年7月12日4时8分左右,被告人凌某持超过有效期的驾驶证,驾驶未年检的闽AC××××号牌小型面包车沿福州市鼓楼区公益路由南往北行驶至公益路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刑警大队路段时,因过度疲劳未注意路况,与迎面行走的被害人林某发生碰撞,造成车辆损害及被害人林某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具体内容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答。

【案情】

接上段,事故发生后,被告人凌某打电话通知其母,让其母叫来自己的女友黄某,并未离开案发现场。在与其母、女友等候120急救车辆抵达现场的过程中,被告人凌某记起自己的驾驶证已过有效期,就让其女友“顶包”报警,黄某报警称系自己驾车撞倒被害人。公安民警抵达案发现场后,见黄某神情紧张且无法复述案发情况,将被告人凌某与黄某带回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

经民警教育,被告人凌某到公安机关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疲劳驾驶撞倒被害人林某、指使黄某“顶包”报警意图逃避法律责任的犯罪事实。经福建南方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并经福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认定,被害人林某系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死亡,被告人凌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律师普法分析】

涉嫌交通肇事罪

本案中被告人凌某驾照到期未更换,驾驶未年检的汽车,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造成了一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因此,被告人凌某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凌某让其女友顶包的行为并不够成逃逸,凌某为逃避交通肇事和无证驾驶带来的法律责任,指使自己的女友黄某“顶包”报警,冒充肇事者,其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就其客观表现而言,被告人凌某在肇事后,虽然曾冒充乘车者而非肇事者,但被告人凌某一直未离开犯罪现场,并且积极拨打急救电话与报警电话对被害人林某进行施救,其在客观上并不存在“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因此,凌某让女友顶包的行为不够成逃逸。

【法院判决】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凌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延伸阅读
  1. 车祸交警是否有通知当事人家属的义务
  2. 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拘留期限
  3.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4. 管辖权争议的解决
  5.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解析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
  2. 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3.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是否可以考驾照
  4.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
  5.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6.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7. 高速上逆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