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交警是否有通知当事人家属的义务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造成人员伤亡的,这类交通事故是不能自行协商处理的,当事人需要报警,由交警到现场进行调查,那么车祸交警有没有义务通知当事人家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车祸交警并无明确的法定义务通知当事人家属。然而,在处理交通事故时,特别是涉及人员伤亡的情况下,通常会通知伤者或者死者的家属。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人有以下责任:
- 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 若造成人身伤亡,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若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变动现场,应标明位置。同时,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予以协助。
- 若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并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若不即行撤离现场,应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 若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
出车祸达成调解协议对方不履行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如果双方在调解过程中达成一致,公安机关会制作调解书,并要求双方当事人和调解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以使其生效。受害人应仔细阅读调解书,如有异议应及时提出,待无异议后方可在调解书上签字。
一旦交通事故的调解书生效,双方当事人都有责任积极履行。若受害人发现对方迟迟不履行,由于该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故无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受害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侵权行为引起的诉讼应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受害人可向车祸事故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旦确定起诉法院,受害人应按以下流程进行诉讼:
- 撰写起诉状,明确要求对方积极履行民事调解协议书的约定,并要求进行民事损失赔偿。
- 将起诉状提交法院。起诉时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调解协议书等。
- 法院受理立案。经审查受理立案后,需缴纳诉讼费用,并获得相关材料,按流程等待开庭通知。
- 按时出庭应诉。根据规定,起诉后若不积极出庭应诉,可能会被法院视为撤诉处理。
- 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在法院审理过程中,若调解协议书被确认为真实、合法、有效,则对方无法主张撤销或反悔,应积极履行并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