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等级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法律知识

法官的等级有哪些

点击数:46 更新时间:2022-01-02

 
1946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官是非常神圣的一个职业,对于法官我们了解多少呢?小编只知道一些基本的知识,比如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还有有相关的从业经验等等。那么,法官的等级有哪些呢?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法官等级的分类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法官等级共分为十二级,依次为首席大法官、一级大法官、二级大法官、一级高级法官、二级高级法官、三级高级法官、四级高级法官、一级法官、二级法官、三级法官、四级法官、五级法官。因此,法官的等级种类众多。

《法官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根据《法官法》的规定,法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法官等级分为十二级,依次为首席大法官、一级大法官、二级大法官、一级高级法官、二级高级法官、三级高级法官、四级高级法官、一级法官、二级法官、三级法官、四级法官、五级法官。

第八条

根据《法官法》的规定,法官的职责包括:

(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以及国家赔偿等案件;

(二)依法办理引渡、司法协助等案件;

(三)履行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法官在职权范围内对所办理的案件负责。

担任法官的条件

法官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行;

(五)身体健康;

(六)具备高等政法大学、高等学校法律系本科毕业法学学士学位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备法学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两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人员,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并具备法学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人员,应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不得担任法官的人员

以下人员不得担任法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延伸阅读
  1. 过失犯罪与担任警察职务的关系
  2. 挪用公款罪的适用范围
  3. 职务侵权财产损害是如何计算的
  4. 职务侵占罪的法院受理程序
  5. 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会议决议

行政相关热门知识

  1. 父母坐过牢孩子能考公务员
  2. 酒驾有没有案底,影不影响子女考公务员
  3. 父亲被拘留过的,将来子女可以考公务员吗?
  4. 公务员出差住宿标准
  5. 公务员嫖娼怎么处理政务处分法
  6. 在职公务员搞培训班和面试班违法吗
  7. 酒驾影响考公务员吗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