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获得激励股权能否转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股权转让法律知识

员工获得激励股权能否转让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1-12-23

 
19337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对符合条件的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给予员工一定的股权,那么员工获得激励股权能不能转让?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员工获得激励股权能否转让

员工获得的激励股权能不能转让,要依据股权的性质而定,例如限制性股票在解除限售前不得转让。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限制性股票是指激励对象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获得的转让等部分权利受到限

制的本公司股票。限制性股票在解除限售前不得转让、用于担保或偿还债务。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激励对象获授的股票期权不得转让、用于担保或偿还债务。

第四十五条 上市公司应当按照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业务规则,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开设证券账户,用于股权激

励的实施。激励对象为境内工作的外籍员工的,可以向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申请开立证券账户,用于持有或卖出因股权激励获得的权益,但不得使用该证券账户从事其他证券交易活动。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以及不得转让的标的股票,应当予以锁定。

二、股权激励方式有哪些

依据股权的权能,安排股权激励时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来灵活赋予股权权能种类的多少,由此就会使得股权激励产生很多种激励的模式。最为常见的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

1、虚拟股份激励模式

该类股权只有分红权(有的还带有净资产增值权),此类股权激励不涉及公司股权结构的实质性变化。所以,次类股份也叫岗位股份(历史上的晋商企业也叫过身股)。如虚拟股票激励、股票期权模式等。

2、实际股份激励模式

该类股权具有全部的以上4种权能,此类股权激励不仅涉及公司股权结构的实质性变化,而且会直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所以,次类股份也叫实股(历史上的晋商企业也叫过银股)。如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融资收购模式等。

3、虚实结合的股份激励模式

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实施虚拟股票激励模式,到期时再按实股激励模式将相应虚拟股票转为应认购的实际股票。如管理者期股模式、限制性股票计划模式等。

延伸阅读
  1. 股票期权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关系
  2. 为什么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会出问题?
  3. 股份制改革经理股票期权的重要性
  4. 创业板上市公司员工期权的可行性
  5. 股票期权的法律概念和分类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股权质押需经其他股东同意吗
  2.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3. 股权转让协议
  4. 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5.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6. 有限公司的债务与个人的关系
  7. 股权转让协议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