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讨债如何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民间借贷法律知识

恐吓讨债如何处罚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14

 
190752
在现实生活中因债权债务产生的纠纷是非常多的,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是纠纷的产生的重要原因。那么,如果是恐吓讨债的额,会如何处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恐吓讨债的法律处罚

一、情节轻的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以下行为之一的,将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情节较重的,将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2.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二、达到刑事处罚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以下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将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1.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 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如果恐吓行为不仅仅是单纯的恐吓,还涉及索要财物,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债权的转让范围

一、可转让的债权

可转让的债权必须是有效存在的债权。如果转让的债权不存在、无效或已经消灭,多数观点认为,转让合同因标的物不存在或标的物不能而无效。但债权形成的前因行为的效力对债权转让合同不产生影响。例如,如果形成债权的买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导致债权不再存在,虽然这直接影响了债权转让合同的目的实现,但根据通说,只要债权在转让时是确定的,其转让应该是可允许的。如果债权转让时债权尚未形成,是否形成债权取决于将来某一时刻的到来或某一条件的成就。有观点认为,这类债权与不存在的债权不同,转让合同的效力可以肯定。这类合同应区分附条件或附期限进行处理,因为期限必然到来,而条件不一定能够成就。附期限的合同可以按照有效合同处理;附条件的合同,如果将来的条件不能成就,转让的债权自始不存在,因此将附条件的合同视为效力待定的合同进行处理是妥当的。其次,对于不得转让的债权,一般情况下,合同应当视为无效处理,但应区别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相关标签: 违法行为处罚
延伸阅读
  1.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2.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3.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
  4.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5.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互联网支付的洗钱风险与法律防范
  2. 债权的法律解释和分类
  3. 债务重组的类型
  4.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5. 案情简介
  6. 中小企业常见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7. 金融债务风险及其法律保护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