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转让有争议如何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务人法律知识

债权债务转让有争议如何处理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26

 
18978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债权债务是可以依法转让的,转让债权债务时一般要签订书面转让协议的,而因债权债务转让产生的纠纷是非常多的,那么债权债务转让有争议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债权债务转让争议解决的法律途径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债权债务转让问题产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和解或调解

当事人可以自愿进行和解或调解,以解决债权债务转让争议。和解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自愿放弃或减少权利主张,解决争议的方式。调解是指当事人通过第三方的协助,就争议事项进行磋商和达成协议。

二、仲裁

如果和解或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于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诉讼

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对债权债务转让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相应的判决。

债权转让的生效条件

要使债权转让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有效的债权存在

债权转让的前提是债权的有效存在。转让无效的债权或已经消灭的债权不能进行转让,这是为了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二、具备可让与性

根据《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有四种合同权利不得转让。这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从权利依主权利的移转而移转的债权,以及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三、债权转让协议

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债权转让的主体必须适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签订的债权转让协议必须有效。

四、通知债务人

根据法律规定,债权转让是否需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或通知,不同国家的立法有不同的规定。在我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延伸阅读
  1. 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
  2. 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
  3. 债务债权转让的规定及程序
  4. 申请执行债权变现款的办法
  5. 债权的实现方式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债权转让借条的有效性问题
  2. 债务人多债权的优先受偿权
  3.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
  4. 主债权转让的条件
  5. 债权转让的生效条件
  6. 债务履约方式
  7. 债权转让后能否追加担保人?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