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是如何规定,如何计算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是如何规定,如何计算的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0-07-21

 
185237
对于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是如何规定,如何计算的,你知道法律如何规定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是如何规定,如何计算的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是指公安机关自受理治安案件之日起,至办结治安案件的期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计算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其起点是治安案件受理之日。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也就是说,原则上只要有案件就应当受理并进行登记,包括公安机关自己发现的治安案件。受理日期与登记日期一般情况下应当是一致的。

具体办结治安案件的时间,是指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作出处理决定的时间。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长短,《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两种情况:

一是,在通常情况下,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治安案件大多数属于即时发现的案件,案情比较简单,调查起来相对容易,公安机关对大部分治安案件能够在一个月内办结,其中相当一部分治安案件能当场处罚完毕,还有很多治安案件可在当天办结。高效率地处理治安案件,有利于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避免治安案件久拖不决,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是,在特殊情况下,对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也就是说,最长可以到六十日。在实践中,有些治安案件,由于案情重大、复杂,如团伙作案的案件、流窜作案的案件、群体性案件,以及有些涉外治安案件等,在一个月内办结确有一定困难。对这些案情重大、复杂的案件,特别规定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应当注意的是,这里规定的办案期限,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的办案期限,如果在办案过程中,违法行为人逃跑了,公安机关找不到人,则不能仍按此时间计算办案期限。

延伸阅读
  1. 轻微伤抓人的追诉期限
  2. 民事案件国家司法救助案办案时效的法律规定
  3. 行政处罚法立案后多长时间处理
  4. 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5.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
  2.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诉讼权利及义务
  3. 刑事拘留讯问时间有多久
  4. 刑事诉讼的三个阶段: 公安侦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法院审判
  5. 行政立案到行政处罚多长时间
  6. 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哪些内容
  7. 警察办案收押时间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