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怎么判刑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17
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区分本罪与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界限。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刑法第381条),是指在战时情况下,公民对国家、政府和武装力量征用其所属的房屋、车辆、场地等作战所需的物资,能够提供而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刑罚
一、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的刑罚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是指在战争期间,个人或单位出于各种原因拒绝接受军事征用的行为。根据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将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三次以上的;
- 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
- 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
- 拒绝重要军事征用,影响重要军事任务完成的;
-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以上情况的不同,法律对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刑罚也有所区分。情节轻微的可能只会受到行政处罚,而情节严重的则可能面临刑事追究。
二、战时逃避征召的刑罚
战时逃避征召是指在战争期间,个人或单位出于各种原因逃避履行征召令的行为。根据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将战时逃避征召罪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无正当理由逃避征召的;
- 伪造、变造征召通知书等逃避征召的;
- 串通他人共同逃避征召的;
- 拒不服从征召命令,逃避征召的;
-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以上情况的不同,法律对战时逃避征召罪的刑罚也有所区分。情节轻微的可能只会受到行政处罚,而情节严重的则可能面临刑事追究。
三、战时拒绝军事训练的刑罚
战时拒绝军事训练是指在战争期间,个人或单位出于各种原因拒绝参加军事训练的行为。根据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将战时拒绝军事训练罪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军事训练的;
- 故意破坏、妨碍军事训练的;
- 串通他人共同拒绝参加军事训练的;
- 拒不服从军事训练命令的;
-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以上情况的不同,法律对战时拒绝军事训练罪的刑罚也有所区分。情节轻微的可能只会受到行政处罚,而情节严重的则可能面临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