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去投资是否属于诈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知识

被骗去投资是否属于诈骗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3-06

 
182296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想要去赚钱可以利用投资的方式,但是投资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而且社会上还存在诈骗行为,那么,被骗去投资是否属于诈骗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被骗去投资是否属于诈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虚假的数据和信息诱导他人投资以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欺诈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其他法律有相关规定,将依照该规定执行。

诈骗罪的四个特征

1、客体要件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该罪行仅限于对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进行欺诈,而不包括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此外,金融机构的贷款不属于诈骗罪的客体。

2、客观要件

诈骗罪的客观表现是使用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从形式上分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类,实质上是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情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做出行为人所期望的财产处分。因此,只要具备上述内容的虚构或隐瞒事实行为,都属于欺诈行为。如果欺诈行为不导致被害人做出财产处分,则不构成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商品进行夸大宣传,但不能超出社会容忍的范围,否则不属于欺诈行为。

3、主体要件

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该罪。

4、主观要件

诈骗罪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延伸阅读
  1.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2. 挪用合同款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3. 合同无效对合同诈骗罪的影响
  4.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
  5. 微信朋友圈摇骰子活动是否构成电信诈骗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4.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