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去投资是否属于诈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06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想要去赚钱可以利用投资的方式,但是投资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而且社会上还存在诈骗行为,那么,被骗去投资是否属于诈骗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被骗去投资是否属于诈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虚假的数据和信息诱导他人投资以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欺诈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其他法律有相关规定,将依照该规定执行。
诈骗罪的四个特征
1、客体要件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该罪行仅限于对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进行欺诈,而不包括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此外,金融机构的贷款不属于诈骗罪的客体。
2、客观要件
诈骗罪的客观表现是使用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从形式上分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类,实质上是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情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做出行为人所期望的财产处分。因此,只要具备上述内容的虚构或隐瞒事实行为,都属于欺诈行为。如果欺诈行为不导致被害人做出财产处分,则不构成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商品进行夸大宣传,但不能超出社会容忍的范围,否则不属于欺诈行为。
3、主体要件
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该罪。
4、主观要件
诈骗罪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