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与坦白如何界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06
我国现行刑法将立功与自首分离,设立了专条,规定了立功条件、档次、标准和分档激励等,至此才真正确立了刑法意义上的立功制度。根据刑法第68条、第78条的规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功与坦白的界定
标准的不同
根据现行刑法第68条和第78条的规定,立功指的是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协助司法机关工作或对国家、社会有利的行为。与原司法解释相比,现行的立功制度并非简单照搬,而是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规范和合理的规定。具体差异如下:1. 标准不同:原司法解释规定,犯罪分子揭发检举其他犯罪分子的罪行必须是重大的,而一般罪行必须达到“较多”才能视为立功。而现行刑法规定,只要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查证属实,就认定为立功;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案件的也认定为立功。这样的修改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立功成立的标准,扩大了立功的范围。2. 立功档次的划分不同:原司法解释将立功分为立功和视为立功两个档次,强调的是前者,即重大的立功才被视为立功。而现行刑法明确将立功分为立功和重大立功两个档次,将立功的定义建立在一般立功的基础上,而对重大立功的界定则留待司法解释和实务解决。3. 对立功的行为种类确定不同:原司法解释将立功的行为规定为揭发其他罪犯的重大罪行、提供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和证据、协助缉捕罪犯以及揭发其他犯罪分子的一般罪行或线索等四种。而现行刑法明确规定立功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和提供重要线索两种。4. 文字的规范程度不同:将“揭发检举”修改为“揭发”更加简明明了;将“其他犯罪分子”修改为“他人犯罪行为”更加简洁;将“得到证实”修改为“查证属实”更加准确。
立功的法律后果
根据现行刑法第68条以及参照第78条的规定,我国刑法将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虽然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都能够依法获得从宽处理,但从宽程度并不相同。根据现行刑法第68条的规定,一般立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此外,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第78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以减刑;而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则应当减刑。由于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的法律后果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研讨,以便加以区分。
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的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立法精神和相关法条的规定,我们认为一般立功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所参与的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并查证属实;- 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其他案件;-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罪犯(包括同案犯);- 在押期间制止他人犯罪活动等。而重大立功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并查证属实;- 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其他重大案件;-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要罪犯(包括同案犯);- 在押期间制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 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通过对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的主要表现形式的研讨,我们可以更好地区分这两种立功形式,以便在实践中准确应用立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