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罪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法律知识

包庇罪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3-14

 
181294
当我们周围的亲朋好友犯罪时,我们应该劝其自首,或者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不会这么做,他们会选择包庇对方,对公安机关办案进行阻扰。那么,包庇罪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包庇罪的处罚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包庇罪的最新处罚标准如下:

一、一般情况下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事前通谋,共同犯罪的,将以共同犯罪论处。

二、特殊情况下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将依照前述规定定罪处罚。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包庇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构成犯罪的人。

二、客观要件

包庇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除了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态、提供化装用具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

包庇是指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也应认定为包庇罪。

窝藏、包庇的犯罪人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以及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

三、主体要件

包庇罪的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要件

包庇罪的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明知是犯罪人的,当然成立本罪;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也成立本罪。

延伸阅读
  1. 二次酒驾影响孩子考公务员政审吗怎么办
  2. 盗窃数额达到多少才能立案侦查?
  3. 用刀捅室友未遂是否会受到法律处罚?
  4. 嫖娼情节的轻重认定及其标准
  5. 抢夺罪相关法条解析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学术造假的处罚方式
  2.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
  3.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4.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5. 敲诈勒索未成年人的刑罚问题
  6. 未成年犯满十八岁剩余刑期一年在哪里执行刑罚
  7. 打架后多长时间报警有效期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