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定罪原则是怎样规定的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4-23
一般情况下,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犯罪团伙进行犯罪,这种情况是可以进行判刑的,并且他们属于共同犯罪,那么共同犯罪的定罪原则是怎样规定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共同犯罪的定罪原则及种类
共同犯罪的定罪原则
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特殊性体现在犯罪的共同性。共同犯罪的主要特点是各个犯罪人在犯罪中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因此,在共同犯罪的定罪上,首先需要解决共同犯罪作为一个整体犯罪的问题,界定共同犯罪的处罚框架。然后,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根据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分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等,确定各自应受到的刑法处罚。主犯必须对共同犯罪承担全部责任,而对于直接参与实施犯罪的从犯、胁从犯等,也要施以相应的刑罚。对于那些不直接具备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的人,无论其表现为帮助还是教唆,其行为本身并不具有犯罪构成要件的该当性,需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犯罪情况来确定是否处罚。
共同犯罪的种类
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参加共同犯罪时,不论其分工如何,参与程度如何,所有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总是有机联系的,这些行为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和所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些共同犯罪行为是犯罪结果发生的共同原因,也是判定共同犯罪人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和依据。与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共同犯罪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 实行行为:指直接实行刑法规定行为的共同犯罪行为。在具有两个以上实行犯的情况下,不要求每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完全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只要其行为结合在一起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2. 组织行为: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在某些犯罪中,组织行为直接被规定为犯罪的实行行为,但在其他犯罪中,组织行为不是刑法规定的实行行为,需要将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与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的规定有机结合来认定。3. 教唆行为: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行为。教唆行为不是刑法规定的实行行为,需要与实行行为结合来解决教唆犯的定罪问题。4. 帮助行为: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帮助行为不是刑法规定的实行行为,需要与实行行为有机结合来解决帮助犯的定罪问题。在定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共同犯罪人明知共同犯罪行为会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在主观上具有一定的犯意联系,这种犯意联系将各共同犯罪人的思想沟通,成为共同犯罪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给各共犯定罪中不可不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