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03-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销售假冒产品数额少于5万的情况不构成犯罪。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工商管理部门将责令停止销售行为,并对违法所得进行没收,并处以相应罚款。
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工商管理部门将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对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没收,并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于有违法所得的情况,将进行没收违法所得。对于情节严重的案件,将吊销营业执照。对于构成犯罪的情况,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假冒商品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逼真地模仿别人的产品外形,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以冒充别人的产品。在当前市场上,主要表现为冒用、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冒用优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许可证标识的产品。
伪劣商品是指生产、经销的商品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指标达不到我国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甚至是无标生产的产品。
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方式,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被假冒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国家质检总局还规定,对于下列产品,如果经销商被指出不予改正,即视为经销伪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