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02
刑事立案的首要条件是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犯罪行为必须符合刑法的规定,即构成犯罪行为。只有犯罪行为才能立案追究。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就不能立案。如果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存在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行为,就不应立案。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所谓有犯罪事实仅指发现存在某种危害社会、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至于犯罪的整个过程、具体情节和犯罪人的身份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2. 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这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或者是预备犯罪。
刑事立案还需要符合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要求。只有当犯罪事实符合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才有必要且应当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不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