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3-10-25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个人对于他人介入私生活的程度、是否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侵害隐私权与侵犯其他权利一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
1、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过错形态都会影响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承担。
2、违法行为的存在: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因此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绝对权利,要求任何不特定人都有不侵犯他人隐私的义务。违反这种义务的行为都被视为侵犯隐私行为,除非存在正当合法的抗辩事由。通常,这种侵害行为以作为形式表达,并不必须公开他人隐私。
3、损害结果的发生: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和精神痛苦。侵害隐私并不直接与财产利益挂钩,有时甚至没有财产利益受损。受冲击的往往是人格利益,通常伴随着精神痛苦。然而,这并不否认隐私权受损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4、因果关系的存在: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通常具有直接关联性,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导致权利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和私域生活被侵扰。这种后果是侵权行为直接造成的,换句话说,权利主体因为不法行为而遭受到人格利益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