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2-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指的是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虚假宣传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经营者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和经营者利用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通过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其他方法则是指广告以外的方式,具体有哪些方法法律并未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如果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消除影响。同时,可以根据情节对其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和广告法第55条的规定,如果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没收违法所得。此外,根据广告费用的计算情况,可以处以罚款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金额,或者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广告经营者在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还可以处以罚款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金额,或者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在严重情况下,广告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可能会被吊销,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其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如果构成犯罪,还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56条的规定,如果违反法律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或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广告主应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广告经营者或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消费者有权要求广告经营者或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对于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的虚假广告,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言人应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对于其他商品或服务的虚假广告,如果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或广告代言人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然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作推荐、证明,也应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