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人未交付处理委托事务取得财产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法律知识

受托人未交付处理委托事务取得财产怎么办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2-20

 
17619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委托他人处理民事法律行为时,受托人要在委托的范围和权限行使受托权,因委托行为取得的财产要交付给委托人,那么受托人未交付处理委托事务取得财产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受托人未交付处理委托事务取得财产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应当转交给委托人,未转交给委托人的,委托人可要求委托人交付,不交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被委托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零四条的规定,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应当转交给委托人。

怎么转委托才合法有效

一般情况下,受托人接受了委托人的委托代办事宜后,是不能擅自将代办的事宜再转委托给他人代为行使办理的。受托人擅自转委托的行为,属于严重违约行为,也不合法。委托人在发现此类情况时,是可以要求解除委托合同,甚至追究受托人的法律责任的。同时委托人也不对接受转委托的人的行为负责,其行为造成的后果最终由擅自转委托的受托人承担。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受托人进行转委托必须要合法。简而言之,就是受托人在转委托时应该要征得委托人同意。

转委托要满足哪些法律条件

转委托要合法,原则上只要事先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征得委托人同意就可以了,一旦转委托经委托人同意后,委托人就需要对接受转委托的人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在征得委托人同意时最好使用书面形式,方便保留证明,当有需要的时候,能作为证明材料。

在司法实践中,转委托一般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 转委托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委托人的利益需要。
  2. 转委托原则上应当取得委托人的同意(事先授权或事后追认)。受托人转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委托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委托人同意的,受托人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委托人,征得委托人的同意。
  3. 在紧急情况下,受托人为了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需要而转委托的,不论委托人是否同意,均依法产生转委托的法律效力。
  4. 受托人只能在其享有的代理权限范围内,向他人转委托其代理权的全部或者部分,但不得超过其代理权限。
  5. 接受转委托的人实质是委托人的代理人,而不是受托人的代理人,故接受转委托的人实施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受。
延伸阅读
  1.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
  2. 二审授权委托书格式范本
  3. 委托合同受托人的损害赔偿如何承担
  4.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5. 信托、自益信托和处分信托的区别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协商解决
  3.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4.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5.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6.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7. 最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建设合同范本
  2. 网络推广委托合同范本
  3. 食品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4. 委托研发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