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7-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是无效的:
(一)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自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1.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和儿童的人身自由权利与人格尊严。本罪的对象仅限于妇女和儿童。
2.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和儿童,或者偷盗婴幼儿的行为。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妇女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已满14周岁的女性,以及具有外国国籍和无国籍的妇女。儿童指的是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拐骗是指以欺骗、利诱等非暴力手段将妇女和儿童拐走,以便出卖。绑架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控制妇女和儿童。
3.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并且具有出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