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24-08-20
医院应将全部病历的复印件分别提交给法院和患者,并将病历原件提交给法院。患者应核对复印件与原件的一致性,并核实病历记载内容是否与事实相符。如果不一致,患者可以提供其他医院的病历、与医生的通话录音、病历书写规范等证据来证明。此外,患者还可以申请文检鉴定。如果证据不足以认定病历的真实性,法官无法判断,会要求提出异议的一方申请病历鉴定,以确定异议部分的真实性及其对认定医院过错的影响。如果异议成立,被异议部分将不能作为鉴定依据。鉴定应以双方认定的病历作为依据,病历质证在医疗纠纷中具有重要地位。如果在病历质证阶段提出异议并被采纳,鉴定机构经审核认为根据无异议部分的病历无法做出医院是否有过错的结论,那么医院将承担全部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证据必须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在庭审中经审判人员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其他法律规定保密的证据,在开庭时不得公开质证。
在医疗侵权诉讼中,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明确规定,适用法定的举证责任倒置。
对于事实清楚且较简易的其他医疗纠纷案件,原告选择违约之诉时,应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即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由主张违约方承担举证责任。
在某些医疗纠纷中,患者掌握着重要证据。如果发生争议,让医疗机构举证根本不可能,因为这些证据在患者出院后往往已经带走。如果让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而患者拒不出示证据,医疗机构只能承担无法举证的后果,进而导致医疗机构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