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6-27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若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
如果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双方当事人应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
根据具体情况,医学专家参与鉴定的人数在7人及以上时,收费标准为首次鉴定(市级)2200元/例次,首次鉴定(省级)3200元/例次。若参与鉴定的专家人数在7人以下,则收费标准为首次鉴定(市级)1700元/例次,首次鉴定(省级)2200元/例次。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在收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受理通知书后,根据以下情况缴纳鉴定费用: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鉴定时,由双方协商缴纳预缴费;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鉴定时,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缴纳预缴费;经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时,由医疗机构支付鉴定费用;若不属于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提出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移交给医学会进行鉴定时,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
医患双方需提交鉴定材料,并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随后召开鉴定会议,专家进行合议,形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并出具鉴定结论书,双方各持一份。
医疗鉴定是对医疗事故受害人进行鉴定,因此需要受害人本人到场。关于费用问题,根据案情的不同程度决定,一般范围在几百元至上万元之间。如果对方存在过错,按照过错程度支付鉴定费用,并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