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后多久开始执行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法律知识

法院判决后多久开始执行程序?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1-05

 
17489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途径,而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后,会在6个月内作出宣判,法院会下达判决书,那么法院判决后什么时候进入执行程序?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法院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时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审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的第15天,判决书即生效,并进入执行程序。对于二审判决,一般是在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进行执行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不服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申请执行的条件

申请执行是指根据生效法律文书有权利的当事人,因为义务人逾期拒绝不履行义务,为了实现义务人合法权利,向人民法院依法请求强制执行的行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提供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如果申请执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加盖公章;如果申请执行人是自然人,应由本人在强制执行申请书上签名或捺手印。强制执行申请书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不得使用复印件。
  2. 提供证明申请执行人主体资格的材料一份,如果受委托代为申请强制执行,还需提供委托代理资料。如果申请人申请执行非法院法律文书,还需提供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一份。
  3. 提供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一份和复印件两份。法院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加盖承办法官的法律文书生效章。如果经过两级法院审理,一、二审法院的法律文书均需提供。
  4. 提供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清单及被执行人住址、联系方式等材料。如果已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还需提交采取保全措施的民事裁定书复印件一份。
延伸阅读
  1. 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
  2. 刑事复核维持原判后的程序
  3. 民事再审和二审的区别
  4. 诉讼财产保全的程序有哪些
  5. 刑事犯罪重审期间是否关押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一、异议审查程序
  4.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5. 民事案件委托权限
  6.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的法律处理方式
  7. 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