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封财产后,法院可以采取哪些执行措施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1-1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是可以依据申请人的要求,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封的,查封财产时,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比较多的,那么查封财产后,法院可以采取什么执行措施?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查封财产后,法院可以采取哪些执行措施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财产进行查封的,法院可以采取的执行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依据被执行财产的特性选择措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的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应当作出裁定,并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
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时,如果需要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协助,人民法院应当制作协助执行通知书,并将其连同裁定书副本一并送达给协助执行人。一旦查封、扣押、冻结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被送达,即产生法律效力。
第二条 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
对于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权属应根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
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如果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查封、扣押、冻结。
被查封的房产能解封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进行查封、扣押、冻结。对于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权属应根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具体情况如下:
1、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如果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查封、扣押、冻结。对于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进行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2、如果债权人依法申请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并提供担保,法院可以裁定采取查封房产的保全措施。待案件判决并进入执行程序后,再依法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根据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
3、除非法律或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申请执行人如需延长期限,人民法院应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4、对被执行人的房屋进行执行时,应保障被执行人的居住条件。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对其房屋进行查封,扣押后置换成小的,剩余部分可以作为履行法院判决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