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24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的规定,被执行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情况下,申请执行人有权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履行协议。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期间适用于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情况下,申请恢复执行期间从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一种特殊主体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四、五条的规定,该罪有以下三种主体构成: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裁判和执行的权威。人民法院是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所作出的裁判一经生效就具有强制力,负有履行义务和协助执行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直接损害人民法院裁判和执行的严肃性,严重影响了法院裁判权威和执行权威,在破坏了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的同时;间接损害了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在主观方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已经生效,必须执行,在有能力执行的情况而故意拒不执行,希望通过拒不执行的犯罪行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无法得到执行,以满足自己或单位的非法利益。
在客观方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并且其情节严重。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实施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