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吗

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24-11-07

 
17417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之间的矛盾增多后,很多人都选择去法院进行处理了,只是在审理案子的时候,有很多的案外人,比如家属就想要知道审理开庭的情况,就会申请去旁听,那么,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庭审活动公民的旁听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公开审理的案件允许公民旁听。旁听人员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并接受安全检查。

开庭审理的重要性

开庭审理是民事诉讼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阶段,对于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监督审判活动的有效性、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以及发挥法庭教育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确保审判权的正确行使

通过开庭审理,审判人员能够客观认定案件事实,全面审核证据,分清是非责任,公正处理民事案件,实现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

有效监督审判活动

开庭审理将案件审理过程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增加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

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开庭审理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履行诉讼义务,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保护当事人的民事实体权利。

发挥法庭教育作用

开庭审理能够充分发挥教育作用,扩大法制宣传效果。

法庭旁听注意事项

进入法庭的人员应携带身份证,并接受人身及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未经法院许可,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进入法庭,也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旁听人员应文明着装,不得干扰庭审活动。

携带身份证

进入法庭的人员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接受人身及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

禁止携带违禁物品

除需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外,未经法院许可,不得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法律明确规定的违禁物品,以及性质不明的液体、胶状、粉末状物品进入法庭。

禁止录音、录像和拍照

非经法院许可,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以防止信息片面化、碎片化,误导舆论,干扰审判。

文明着装,不得干扰庭审

出庭履行职务的人员应按照职业着装规定着装,其他人员应当文明着装。以下人员不得旁听: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未获得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其他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限制旁听的情况

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旁听。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

延伸阅读
  1. 公审可以参加庭审吗
  2. 哪些亲属可以参加庭审旁听
  3. 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申请书怎么写
  4. 怎么申请参与开庭审理
  5. 去法院旁听的要求是什么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2. 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3.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4. 法官是否有权提前告知原告判决结果?
  5. 简易程序的意义和价值
  6. 法院申请支付令:步骤及要求?
  7.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