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自理可评为工伤几级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1-19
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各阶层劳动人民健康的损耗。对于劳动过程中身体损害的工作人员,是可以评定为工伤继而得到补偿的。那么,不完全自理可评为工伤几级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完全自理工伤评级及相关程序
一. 不完全自理工伤评级程序
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不完全自理工伤可以评定为不同级别,通常为十级以上。评定过程如下:
- 前往卫生部门进行损伤鉴定。
- 向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
- 劳动局认可后,会将相关材料下达至单位,要求在60天内做出结果。
二. 医疗费用和生活护理费用
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如果需要住院治疗工伤,单位会按照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了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根据不同的生活护理程度,工伤保险基金将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分别支付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相关拓展—伤残鉴定标准
伤残鉴定标准是为了维护伤残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一套标准。不同类型的伤残有不同的鉴定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伤残鉴定标准:
-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
-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
-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
-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公安部发布,2002年12月1日实施)
-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7月31日卫生部发布,2002年9月1日实施)
-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国家标准GB/T15499-1995)
-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2006年5月1日实施)
-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2002年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同日实施)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司法部发布,2014年1月1日实施)
-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鉴定标准)
-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发布)
- 《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