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21
根据工伤伤残的程度,工伤残疾认定分为十个等级。
一到四级伤残等级表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五到六级伤残等级表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七到十级伤残等级表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伤残等级越高,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越大,因此获得的工伤赔偿也越多。
工伤伤残等级的鉴定标准取决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首先需要进行伤残等级的鉴定,一旦工伤伤残鉴定结论出来后,需要向所在地劳动部门提交申请资料,包括工伤认定书、伤残鉴定报告、身份证复印件和银行账号等,以申请工伤待遇。
如果被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进行治疗,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如果职工因工伤需要住院治疗,所在单位会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支付。
对于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并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