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3-22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但对于以下情况,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对于因他人行为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并要求赔偿的案件,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对于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案件,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对于租赁关系中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案件,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对于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案件,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此外,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当事人在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时,必须同时约定经济补偿的内容。用人单位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具体的经济补偿标准和数额由当事人自行约定。
在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时,应当同时约定具体的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内容。然而,不得将违约责任约定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内。
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