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出生的胎儿的利益是否受法律保护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08
以往的法律规定表明,离开母体的自然人是具有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当其处于胚胎或胎儿状态,未离开母体时并不具有。那么,还没出生的胎儿的利益是否受法律保护?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胎儿的法律保护及继承利益
一、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然而,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尽管如此,在继承法领域却存在明确规定,以保护胎儿的继承利益。
根据《继承法》第28条的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尽管胎儿在出生时被视为死体,但保留的份额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尽管胎儿尚未出生,法律依然规定应当保留胎儿的一定继承利益。
二、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相关规定
胎儿继承份额的保留是指在遗产分割时,如果存在胎儿(该胎儿出生后应属于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应当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由于胎儿尚不具备民事权利主体资格(注: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主体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因此胎儿并不享有继承权。然而,为了保护胎儿的利益,各国强调在遗产分割时应考虑对胎儿进行特殊保护。
对保留胎儿份额的处理取决于胎儿在出生时的状态:
- 如果胎儿在出生时是活体,则保留的份额归该婴儿所有,由其母亲代为保管。
- 如果胎儿在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则保留的份额归该婴儿所有,但应由该死婴的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处理。
- 如果胎儿在出生时即为死胎,则保留的份额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再进行分割。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尽管胎儿在娩出时被视为死体,但保留的份额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