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服务贸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种类法律知识

浅析我国服务贸易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7-21

 
162458

一、引言

自上世纪60年代后,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深化,经济部门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服务业发展因此在世界经济中脱颖而出。伴随着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逐渐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进入21世纪,国际服务贸易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在2007年更是达到32600亿美元。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8%。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在服务贸易这一新兴贸易方式上发展又如何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体系的完善发展,各方面的配套设施日益健全,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商业服务的需求激增,极大地促进服务业繁荣。服务业的稳步增长推动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而世界范围内服务贸易的飞速发展更是一股强大的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外部力量。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世界其他国家。

(一)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

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仍以传统的旅游、运输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2006年旅游和运输两项共占服务贸易总额的60%。旅游业是我国服务贸易的第一大产业,2006年旅游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是243.22亿美元和339.49亿美元,占整个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3.84%,进口总额的26.61%。运输服务是服务贸易的第二大产业,2006年其进出口额也分别343.69亿美元和210.巧亿美元,分别达到34.26%和2298%。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优势部门上,而在技术含量和增值率较高的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服务贸易领域呈现出贸易逆差,反映出我国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领域较为落后,而这正是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二)总量规模较小,开放程度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服务贸易增长较快,从1982年到2006年的25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但中国服务贸易总量规模仍然较小.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近几年,由于中国外资流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2006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

延伸阅读
  1. 技术支持与数据保存服务协议
  2. 国际旅游贸易的定义和作用
  3. 外资公司法人代表变更程序
  4. 产地标记的作用
  5. 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

国际贸易热门知识

  1. 关贸总协定中的非歧视性贸易原则
  2. 选择合适的贸易术语
  3. 易货贸易的法律特点
  4. 货交承运人(FCA)
  5.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介绍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
  6. 原产地证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7. 海关登记暂时免税进出口物品怎样进出境
国际贸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