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4-0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设立时,股东应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进行出资,出资比例需符合章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以货币或非货币财产出资,非货币财产需经评估作价,并核实财产真实价值,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法律和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具体规定时,应依照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如果股东以货币出资,应将货币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如果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应按法律规定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对于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股东,除应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承担违约责任。
在实践中,抽逃出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
在设立公司时,利用过桥贷款作为注册资金,待公司注册成立后,将过桥贷款部分或全部抽走。
例如,虚构公司与股东之间的买卖关系,将股东注册资金的一部分划归股东个人所有。
在验资完成后,将注册资金中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业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通过未提取法定公积金或制作虚假会计报表虚增利润的方式,在短期内以分配利润的方式提走出资。
将货币出资抽走,并以其他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进行补账,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
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等方式,变相抽回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