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直接起诉要求公司解散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权利法律知识

能否直接起诉要求公司解散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1-20

 
160002
  当经营不善或面临其他严重困难时,不少公司走投无路会选择解散。那么,当股东认为公司有必要解散时,能否通过起诉来要求公司解散?对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进行答疑解惑,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的知识对你有所帮助。

能否直接起诉要求公司解散

特定情况下可以直接起诉要求公司解散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根据以下情况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1. 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经营管理困难

如果公司连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并且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2. 无法达到法定比例或公司章程规定比例,经营管理困难

如果股东在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并且连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导致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3. 董事长冲突无法解决,经营管理困难

如果公司董事长长期存在冲突,并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解决,导致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4. 经营管理出现其他严重困难,股东利益受损

如果经营管理出现其他严重困难,继续存在将导致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例如股东的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情况,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但如果只是因为这些原因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公司解散的法律效力

解散并不导致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

不同国家对公司解散导致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有不同的规定。英国实行“先算后散”体制,解散即意味着公司法人人格的终止。而我国实行“先散后算”的体制,美国、日本和欧洲大陆国家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解散并不导致公司法人人格的消灭,只是触发了清算程序的进行。只有在清算完成后,公司的法人人格才会消失。

1. 解散情形下,公司需进行清算

除了因合并、分立而解散的情况外,其他解散情形下,公司都需要进行清算。通过清算,可以结束解散公司的既存法律关系,并分配剩余财产,最终消灭其法人资格。

2. 公司在清算期间停止积极营业活动

在清算期间,公司仍然存在,但是不得开展积极的经营活动,其活动仅限于与清算有关的事务。

3. 特定情况下解散公司仍可恢复

我国尚未对此作出规定。然而,在日本,允许自愿解散的公司在清算结束前经股东大会决议后可以恢复。德国也是如此。
延伸阅读
  1. 公司债务责任的界定
  2. 公司解散清算后的法律责任
  3. 投资人撤股的处理方式
  4. 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规定
  5. 公司法中的股东诉讼权利

股东热门知识

  1. 公司章程
  2. 显名股东如何变更为隐名股东
  3. 如何确认公司股东资格
  4. 隐名股东的法律义务
  5. 股东会会议决议
  6. 公司法关于股东担保的规定
  7. 公司亏损可以给股东分红吗
股东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