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12
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应当通过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来进行,并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隶属关系的限制。如果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应当按照这些规定进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其他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
根据上述规定,国有股权的转让应当通过上市交易进行。然而,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转让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股权时,如何保护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呢?我们认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是公司法赋予的法定权利。从法律效力和立法层次上来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国有产权的上市交易不能忽视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然而,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企业国有产权上市交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即使是有限责任公司也不能例外。因此,法律必须作出规定,以协调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上市交易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保护问题。
基于现有的公司法规定,我们认为应当优先保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具体的思路设计如下:当有限责任公司拟转让国有股权时,拟转让的股东应当首先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股东。通知中应当明确指出经评估并确认的国有股权价值作为拟转让的价格,并征询其他股东是否同意按照此价格在规定的期限内购买。如果其他股东同意购买,则该股权不应再进行上市交易。如果其他股东不同意购买,即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如果其他股东明确表示同意进行上市交易,则应当在上市交易时专门通知该股东,以使其能够以竞卖人的身份参与竞卖,并在出现最高应价后主张优先购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