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人有哪些义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留置 > 留置权法律知识

保管人有哪些义务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27

 
15708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依法查封、冻结的财产,如果不是由法院保管的,应该由保管员进行保管。财产的保管人可以是申请人、被执行人或者第三人,那么保管人的义务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保管人的义务

保管合同的定义

保管合同是指保管人有偿地或无偿地为寄存人保管物品,并在约定期限内或应寄存人的请求下,返还保管物品的合同。

保管人的保管义务

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总则第八十四条的规定,在保管合同履行过程中,保管人在未征得寄存人同意的前提下,不得将保管物转交给第三人保管,而是应当亲自保管保管物。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除外。例如,双方当事人约定,当保管人因病无法亲自保管时,可以不经寄存人同意而将保管物转交给第三人保管。

保管人的亲自保管义务的重要性

法律要求保管人亲自保管保管物,这对于社会生活和交易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保管合同通常是建立在公民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公民之间相互协助的一种方式。举例来说,当甲委托乙保管一个存折时,这主要是基于甲对乙的信任。如果甲不信任乙,是不会轻易将存折交给乙保管的。正因为甲对乙的信任,甲相信存折在乙的保管下是安全可靠的,并且能按时归还,所以才会将存折交给乙保管。如果乙擅自将存折转交给第三人保管,就辜负了甲对他的信任,并且可能给甲带来损失。

保管人违反亲自保管义务的后果

保管人亲自保管保管物是其义务之一。如果保管人违反该义务,擅自将保管物转交给第三人保管,导致保管物受损,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种损害赔偿责任强调的是基于保管人转保管行为的过错所造成的损害。换言之,如果保管人没有将保管物转交给第三人保管,而是亲自保管,就不会发生这种损害。
延伸阅读
  1. 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2. 代为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行性
  3. 债权债务转让协议中涉及房产的处理方式
  4. 合同签订可约定第三方吗
  5. 保管合同的义务和责任

留置热门知识

  1. 法律中留置的规定
  2. 留置权的实现条件
  3. 监察机关对非监察对象的调查权限
  4. 无处分追认权的时效问题
  5. 合同履行与违约责任关系的法律解析
  6.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是如何规定的
  7. 保险金赔付可否根据约定由第三人代为履行
留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