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7 更新时间:2023-12-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承包方有以下义务:(一) 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未经批准不得用于非农建设;(二) 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三) 履行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 依法、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二) 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三) 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四) 受让方必须具备农业经营能力或资质;(五) 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承包方不得单方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但受让方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情况下除外:(一) 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二) 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三) 给土地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四) 其他严重违约行为。
1. 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分为两类,根据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的承包。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必须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或“农户”,并且是承包地所属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荒山、荒丘、荒滩农村土地的,承包方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
2. 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标的是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而不是其他财产。有的集体组织按承包人承包土地的数量,作价或不作价地分给承包人部分耕畜、农具或其他生产资料,这是附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
3. 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承包使用、收益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权利。
4. 用途: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或其他生产经营项目而承包使用、收益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权利。种植不仅指种植粮食、棉花等作物,还包括树木、蔬菜等。此外,承包的土地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用于经营林业、牧业、渔业等都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范围。
5. 期限: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有一定期限的权利。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为30年至50年,林地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可以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延长。单位、个人承包经营国有土地,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个人承包经营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