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证与物的担保的关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连带债务法律知识

关于保证与物的担保的关系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0-05-25

 
144652

原告:H市建设银行被告:H市投资公司(一)案情1995年5月,**房地产开发公司欲向原告借款2000万元,双方约定以**公司所购置的一块位于市中心的其享有使用权的地皮以及今后在该地之上建造的建筑物作为抵押。该抵押合同订立后,双方在有关部门作了登记。以后原告在仔细了解了该地皮的价值及投资情况以后,仍不放心,遂要求**公司还必须找第三人作担保。**公司便商请该市信托投资公司作保,投资公司同意作保。1995年6月1日,**公司与原告在签订了借款合同以后,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张某代表公司在保证人一栏中写下了“愿与环宇负连带责任”,并签字盖章。**公司在获得借款以后,因将资金挪作他用,因而在规定的还款期(1996年6月1日)到来后,不能还款。原告发现**公司以其地皮设置了另一个抵押权(未登记),为避免抵押权实现的麻烦,遂直接请求投资公司偿还**公司的欠款并支付迟延利息。(二)对本案的不同观点本案在审理中,对原告是否可以直接请求投资公司偿还欠款,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投资公司明确表示“愿与环宇负连带责任”,因此表明其已放弃了所有的先诉抗辩权,原告可以直接请求其承担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由于在同一债权上并存物的担保和保证,因此,按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原告应首先请求物的担保人承担责任,剩余的部分再由保证人负责。(三)作者的观点我认为,探讨本案中原告是否可以直接请求保证人偿还**公司的欠款并支付迟延利息的问题,不应首先讨论投资公司是否放弃了先诉抗辩权或是否应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而应当首先讨论投资公司所作的保证与债务人**公司以其土地使用权等所作的抵押之间的相互关系。前者称为人的担保,后者称为物的担保,如果适用物的担保优先于人的担保规则,那么保证人责任就有可能会被免除或被减轻,假如保证人的责任被兔除,那么主债权人自然不能再向保证人请求其承担责任。因而讨论保证人是否放弃先诉抗辩权也就没有意义了。即使只可能导致保证人的责任被减轻,那么只有在确定了保证人应承担的责任以后,才能再讨论主债权人是否可以直接请求其承担责任。从本案来看,**公司向原告借款时,双方曾约定以**公司所购置的一块位于市中心的、其享有使用权的地皮以及今后在该地上建造的建筑物为抵押,双方不仅签订抵押合同,而且在有关部门作了登记以后,原告又要求**公司商请第三人作保,**公司找到了投资公司作保。这样,在同一债权(即原告对债务人所欠的2000万元债务,到期要求还本付息的债权)之上同时存在了两个担保,一是物的担保即抵押,二是人的担保即保证。在两个担保并存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担保人的责任?根据我国《担保法》第28条的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据此可见,我国法律确立了物的担保优于人的担保的原则。一旦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物的担保人要首先承担担保责任,而债权人应首先请求抵押人、质押人等承担责任,在其承担责任后仍未满足债权时,所剩的余额才应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如果物的担保人已以其担保的财产清偿完债务,则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任何责任。问题在于,如果物的担保人并不是主债务人而是第三人,保证人能否要求债权人应首先就第三人提供担保的财产受偿,然后才能由保证人承担责任?对此,学者曾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保证人和物的担保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在整个债的关系中享有先诉抗辩权,即都有权要求主债务人先就主债务人的财产执行,他们彼此之间不应存在先诉抗辩权问题,否则违背了民法的平等原则。第二种观点认为,在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并存时,物的担保优先于人的担保,其原因在于因物的担保将产生担保物权,而担保物权较之于保证合同更容易执行。第三种观点认为,在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并存时,债权人究竟应先向保证人还是向物的担保人请求代为清偿债务并承担责任,乃是债权人的自由,债权人可以在两种担保之间择一提出请求。

延伸阅读
  1. 共同担保人的类型
  2. 担保人行使先诉抗辩权的要点
  3. 反担保追偿权诉讼时效
  4. 担保人的作用及担保范围
  5. 抵押人追偿权的限制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教师资格证借给别人办资质需要承担责任吗
  2. 山西阳曲县法院调解:韩某夫妇应赔偿张某1200元损失
  3.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4. 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
  5. 表见代理与善意取得的区别
  6. 收支性融资风险的规避策略
  7. 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及其计算方法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